如果中国对铟进行管制,苹果 iPhone 在生产上确实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屏幕制造关键材料:铟是生产电子科技类产品 ITO 靶材的重要物质,而 ITO 靶材是制造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摸屏的关键材料。苹果 iPhone 的屏幕以 OLED 为主,这种屏幕的阳极部分一定要通过 ITO 靶材制备成薄而透明的 ITO 有机膜层嵌入。假如没有铟,电子设备屏幕的性能将会一下子就下降,比如屏幕的触控灵敏度、显示效果等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这对于十分注重使用者真实的体验的苹果公司来说是难以接受的。
苹果产品对铟的依赖度高:苹果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其产品销量巨大,对原材料的需求也非常高。并且苹果始终致力于推动电子科技类产品的技术创新和升级,在屏幕技术方面更是不断追求更高的品质和性能,而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所以,苹果在短期内特别难找到能够完全替代铟的材料。
中国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是全球铟资源储量和产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铟资源储量的 70% 以上,并且掌控了全球超过一半的市场供应。韩国是苹果手机主要的屏幕供应国之一,其面板生产所使用的铟有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中国进口。一旦中国对铟出口进行管制,韩国的面板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对苹果面板的供应。
其他几个国家供应有限:虽然加拿大、日本等其他国家也有铟生产,但规模远不及中国。全球铟的年产量比较小,且铟没有独立矿床,主要作为锌、铅冶炼的副产品被提取,这使得其供应量的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苹果很难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其他国家获得足够的铟来满足其生产需求。
技术不成熟:目前科学界正在努力寻找铟的替代材料,但铟在透明导电性、光电性能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使得它在短期内几乎没办法被完全取代。例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等材料虽然在理论上有潜力成为替代材料,但它们的生产所带来的成本高、技术尚不成熟,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难以复制应用效果:铟在 CIGS 薄膜太阳能电池、蓝光 LED 和特种合金中的应用,目前还无另外的材料可以完全复制其效果。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即使苹果能找到一些替代材料,也可能没办法在不降低产品性能的情况下进行大规模应用。
不过,苹果作为一家具有强大技术实力和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的公司,也有一定的概率会加快对替代材料的研发和应用,或者调整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策略,以减少对铟的依赖。但在短期内,中国对铟的管制肯定会对苹果 iPhone 的生产造成一定的冲击。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中国对铟进行管制可能是出于保护资源、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等多种因素的考虑,这也是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